榆林市拿下中西部普通地市GDP第一!
近日,第一财经报道,2021年中西部普通地级市GDP前10强,洛阳、榆林、襄阳、宜昌超过5000亿元。从今年前三季度GDP看,部分城市名次发生变化,榆林超越洛阳,上升至中西部普通地级市第1位。
近年来,榆林经济一骑绝尘,稳坐陕西省内第二和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然而,尴尬的是榆林至今还未有一条高铁,只有一条榆林至西安,利用普速铁路开通的时速160公里的动车。不过,得益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红利加持,未来或有三条高铁线交织榆林境内?
西榆动车组
一、延榆鄂高铁
2022年12月8-10日,国铁集团鉴定中心在榆林组织召开新建延安至榆林至鄂尔多斯高速铁路项目可研评审会,专家组实地踏勘了榆林至鄂尔多斯段线路方案,听取铁一院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汇报,分组详细讨论了可研报告,并提出可研修编意见。项目可研评审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新建延榆鄂高铁的前期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目前,延榆段工可批复前置手续已全部办结,已具备开工可批复条件,初步设计已完成,待审查;榆鄂段工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待国铁集团鉴定中心组织审查。为明年初开工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8月,《新建铁路延安至榆林至鄂尔多斯线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一次公告)》在沿线政府网站发布。根据建设方案,延榆鄂高铁项目新建正线线路长度389.84公里,其中,延安市境内79公里,榆林市境内257.54公里,鄂尔多斯市境内53.3公里。本线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350km/h,工程总投资约638亿元,建设期为4.5年。
全线共设延安、延安新区、延川、清涧北、绥德西、米脂北、榆林南、红碱淖、鄂尔多斯等9处车站。其中,清涧北至红碱淖等5座车站,均位于榆林市境内。
二、太原至银川高铁
银川至太原高铁,位于宁夏、陕西及山西三省(区)境内,途经银川、吴忠、榆林、吕梁、太原五市。线路自银川枢纽引出,经宁东、盐池进入陕西境内,后经定边、靖边、子州、绥德后跨越黄河进入太原境内,最后经吕梁、汾阳、清徐引入太原枢纽。全长约644公里,设计双线时速350公里。
目前,宁夏已会同山西、陕西完成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为纳入国家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提案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铁集团在规划修编时,将银川至太原高铁列入国家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忻州—榆林—鄂尔多斯高铁
忻州—榆林—鄂尔多斯高铁尚未纳入中长期铁路规划及中省十四五规划,省“十四五”规划铁路建设着重推进“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建设。
2019年12月19日,忻州、榆林、鄂尔多斯三市共同发起的《晋陕蒙(忻榆鄂)黄河区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共同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区域高铁规划前期工作和长期合作事宜。下一步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加强汇报沟通,争取将其纳入中长期铁路规划。
这样看未来经过的榆林高铁,前面两条应该很快了,后面这条估计比较难。那么榆林到底是怎样一个城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榆林,古称“上郡”,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行政上是陕西省地级市,总土地面积42920.2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榆林市下辖2个区、1市、9个县。榆林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塞上明珠”。
一、GDP名城
自去年以5435.18亿GDP总量一跃反超太原、哈尔滨、南宁等省会之后,每逢统计数据更新都是榆林的一次高光时刻。榆林有着名目繁多的GDP“第一”。比如,今年上半年GDP(2969.84亿元)第一次超过洛阳,成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上半年GDP增量(757亿)力压深圳的“全国第一”
然而很多榆林人却不以为然,原因是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巨大反差。2021年,榆林人均GDP达15万元,是全国均值8.1万元的1.85倍,排在全国第15位,仅次于广州、稍高于杭州。
但2021年榆林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073元,不仅低于陕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8元,更是远低于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更别提广州和杭州了。
二、矿界名城
榆林,这个被称为“家里有矿”的城市,处于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承接东西南北。从资源上来看,榆林集煤、油、气、盐、镁、风、光富集一地。榆林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它拥有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占全国储量五分之一的煤炭,是“西煤东运”的核心腹地、“西气东输”的重要源头、“西电东送”的主要起点。资源集中度、富裕度和多元度,为国内外罕见。
榆林市官网显示:榆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46万亿人民币。目前,榆林在42923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是一个集“产、加、集、供、输”为一体的综合型能源基地。
目前,榆林有54%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20%。2021年榆林煤炭产量5.5亿吨,占全国13.5%。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是中国能源“金三角”核心区。
三、治沙名城
作为古代军事重镇,今天却成了构筑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关键要塞。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一半以上的面积在榆林。经过70年的努力,2021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74%,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不仅将“毛乌素”几乎驱逐出陕西边境,更助力中国拿下植被覆盖面积新增量的“全球第一”,积累了治沙防沙的“中国经验”。
榆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沙造林史。截至目前,榆林在2360万亩林地内、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榆林市城北6公里处的红石峡沙地植物园,这里曾是一片漫天风沙的沙地。
四、历史名城
她不是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它却是唯一一个因为风骨和气节被当朝赞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康熙皇帝亲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北宋文武全才范仲淹戍边榆林,留下的千古名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历史上榆林不只有边关苦寒,更有戍国卫家的精神永驻。